南京医科大学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意见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8-01-12浏览次数:1043

 

 

 

 

南医大委(20082

 

 

南京医科大学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意见

 

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各院、部、处、委、办、会、馆、中心、公司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现就构建和谐校园提出如下意见:

一、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十一五”发展的重要目标

1、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学校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广大师生医护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动力源泉,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广大教职工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因此,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定位和工作部署上来,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正确处理学校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2、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具有我校特色的公正、文明、富裕和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让每一个医大人都能沐浴在和谐校园的阳光里,实现全面发展。公正是和谐的核心,民主是和谐的保障,精神追求是和谐的灵魂,事业发展和生活富裕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3、和谐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灵魂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和谐校园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和谐校园建设的各个方面,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4、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统筹协调,富有特色。做到全面推进与重点突出相统一,立足现实与着眼长远相统一,物质条件改善与精神修养提高相统一,促进科学发展和共享改革成果相统一。既要统筹好教学科研、医疗服务、行政管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各个方面,又要解决好影响和谐大局的热点和关键问题;既要将和谐校园建设作为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认真规划,又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适应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定位;既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校园,又要大力繁荣校园文化,努力营造文明校风;既要激励师生员工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乐于奉献,又要积极创造条件关心人、服务人,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任务

5、和谐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师生。要积极推进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推进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全面实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造力和说服力,不断提高师生析事明理、解疑释惑、辨别荣辱的本领。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要把师生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让最新理论成果更好地内化为师生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思想方法、崇高的道德情操和严于律己的行为准则。

6、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是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师生员工把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要统筹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群众的承受程度和师生的满意度有机协调起来;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优化学科及专业结构,强化内涵,彰显特色,增强竞争力;要把建设节约型校园与完善工作、学习、生活设施结合起来,真正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医护员工工作的乐园、学习的家园和生活的花

7、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紧紧围绕新时期的荣辱观,切实加强广大师生医护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2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大力开展师德建设,不断赋予师生文明共建活动新的形式和内容,树立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新时期师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校紧密配合、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学生自我教育协调共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8、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繁荣的校园文化,浓郁的学术之风,宽容的校园氛围,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既是学校文化传承、现代大学精神的集中反映,又是办学特色和良好校风、学风、教风的生动体现。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尊重差异性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性中形成共识,培养广大师生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校的学术繁荣;要充分发挥各种群团、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提升和谐文化品味和格调,创新校园文化的渠道和平台,使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各展其长,共同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兼容并蓄、文明创新的校园。

9、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注重师生身心健康。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人格,既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又是社会、家庭、个人三者和谐的基本条件。现代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矛盾迭生,容易引发师生生理和心理的失衡。要高度重视学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响应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提出的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积极组织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增强全校师生医护员工的体质。要改善体育活动的条件,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与干预机制,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引导和有效干预;有条件的单位应将心理健康纳入师生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并始终保持师生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10、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是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努力造就一支规模相当、爱岗敬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一支管理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一支奉献精神好、爱生如子的后勤服务队伍;建设一支善于与大学生沟通交流、能够成为学生良师益友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支品学兼优、群众信任、组织能力强的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高校人才队伍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积极营造一个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人才成长环境,为推进学校发展与和谐校园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11、和谐校园建设的保障条件是建立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维护学校稳定是校党委的一项重要政治使命。要建立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体系,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制定并完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以院系党组织和学生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维护安全稳定的基层组织网络;防止影响学校稳定的事端发生,确保学校安全,建设平安校园。

三、构建和谐校园的措施和工作机制

12、健全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坚持和完善党委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积极支持校长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学校、医院教代会、职代会与各民主党派、群团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探索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要提倡学术自由、百花齐放,维护学术公平,强化学术权力,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设置、审议教学科研规划和方案、评定教学科研成果等学校重要政策的研究和咨询的职能,有效构建教授治学的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师生办学兴校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行校务公开,使广大师生了解、参与和监督学校的重大决策,形成民主办学的监督机制。要把科学严格的管理和细致入微的服务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13、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利益协调机制。要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要兼顾好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需求,充分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发展人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要通过校内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种分配机制,努力形成干群关系紧密、师生关系融洽、同事关系和顺、群体关系通达,以和谐为纽带的新型人际关系;要特别重视和解决好校内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要建立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通过“奖、贷、助、补、减”等多种形式,关心和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与成功就业;要实现好、维护好师生员工的利益,调动好、维持好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14、建立健全通畅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要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和定期接访制度,建立教职工代表提案、学生事务管理、教职员工和学生申诉的有效沟通、对话机制;要搭建干群之间、师生之间、院系职能部门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信息工作平台。健全完善学校门户网站,加快信访信息系统建设,方便群众网上投诉和查询;要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申诉权,畅通民主渠道,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广泛听取各方面要求,认真采纳合理化建议,努力为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为和谐校园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力量。

15完善客观公正的激励竞争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考核体系,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注重实绩、奖优罚劣,正确处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健全各尽所能、各展其才、各有所得的激励措施;要充分考虑学科发展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制定既体现统一要求又兼顾特殊性的考核指数,建立起更加公平、合理的评价体制,做到既有利于竞争,又有利于充分鼓励创新;在学校各类项目评审、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资源分配上,秉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引导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6、建立团结友爱的诚信互助机制。要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诚信江苏建设的意见,加强诚信教育,弘扬诚信文化。要把诚实守信作为道德建设的重点,培养守信意识,规范信用行为,加强诚信自律,提高全校师生医护员工的诚信水平,特别是机关工作人员要做诚信的示范和表率;要积极开展教职工互帮互助活动,办好教职工大病医疗互助基金,切实做好教职工医疗保障工作;要继续在学生中实施“帮扶行动”,广泛开展学习帮扶、生活帮扶、心理帮扶等活动;要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工作,帮助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多做贡献。

四、加强党的建设,加快和谐校园建设的步伐

17、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党。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以党内和谐促校园和谐。要充分发挥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院(系)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健全组织网络,创新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使院(系)党组织工作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18、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大学生“支部建在班上”的成功做法,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探索党的工作进学生公寓、进学生社团组织的有效机制,为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经费支持。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不断提高素质,积极投身和谐校园建设。

19、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学校党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要把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同和谐校园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在改进和增强党内和谐的过程中,发挥政治优势、夯实群众基础,努力使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广大党员的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转化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20、转变干部作风,以党风带动校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的全面建设。要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关于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应树立“三种意识”、大力倡导“八个方面”作风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成效,促进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带动优良教风、学风的养成,推进文明校风的建设。要及时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及早发现群体性事件苗头和事故倾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将和谐校园建设建立在和谐院系、和谐部处、和谐科室、和谐班级和和谐宿舍的基础上。

 

                                     二○○八年一月十日

 

主题词:和谐校园   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