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毅(2009)——关于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舆论宣传的建议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9-04-28浏览次数:111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难题,必须有一个好的舆论环境,才能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同时,医务人员是改革的主力军,对医疗卫生界的舆论宣传也需要正确引导,营造比较好的执业环境,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卫生改革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卫生部门也是媒体关注的热点部门。目前,舆论宣传方面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倾向:一个是,比较关注看病就医矛盾的表面现象问题,对深层次的矛盾分析不够,热情有余,理性不足;再一个是,不恰当地渲染医患纠纷以及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增进医患理解信任,医务工作者感到执业环境欠佳。

建议:

        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和管理,在重大问题上把握口径与尺度。

  1、明确医疗卫生工作的目标定位,让群众对改革有一个合理预期。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促进健康,既是公民个人的责任,也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担负起医疗卫生发展的规划、投入、建制、监管责任。保障健康的目标定位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只能定位在保障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方面,不能解决全部医疗保健问题。特别是对重病的高额医疗费用,对特殊医疗服务需求,政府难以负担,还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建议新闻界在宣传这一问题时,注意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正确认识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避免群众产生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让改革在宽松、有利的环境中稳步推进。

  2、全面报道医疗卫生队伍,促进医患和谐。医疗纠纷引起的暴力索赔在医院时有发生,甚至还衍生出一种专门帮患者家属“讨钱”的新职业——医闹。谈到医患纠纷,人们在感情上无疑更多地倾向于患者,这使医院和曾经在社会中拥有崇高地位的医务人员白衣使者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形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医疗方面本身存在的问题是重要因素,但口耳相传、道听途说造成的社会心理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医疗卫生队伍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但总体上仍然是一支敬业奉献、可以信赖的队伍,抗震救灾等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工作的实践都说明了这一点。针对医疗问题做的社会调查,如果是在社会上随机抽取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普遍不高。江苏省卫生厅从1996年开始每年直接组织出院病人问卷函调,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5%以上,2008年满意度为91%。这个调查结果满意度显著高于一般性社会调查,与调查对象的选择有很大关系。一般社会调查的对象,不少并没有亲身在医院体验过住院服务,他们是根据听来的情况来作评价的,而直接感受过医务人员服务情况的出院病人则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评价的。对出院病人所作的函调,由于出院病人与医院没有太多利害关系,调查可信度还是较高的。新闻媒体在报道医疗卫生队伍的工作情况时,要立足于鼓劲、团结,把握主流,全面宣传,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多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