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伟(2012)——政府应尽快提高高校教师的待遇,从根本上调动教师培养人才的积极性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03-02浏览次数:386

      笔者作为三届政协委员,参加本次全委会是最后一次。作为省政协委员15年,每年均书写提案为江苏省的经济、文化及教育事业建言献策。今年,本人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次向省政府呼吁增加高等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真正提高教师从教和培养人才的积极性。

      在阐述理由前,笔者举一个例子。一位同学的姐姐是位小学老师,姐夫是河海大学的教授(博导)。两人同时退休,姐姐工资每月7500元,姐夫的工资每月4500元,相差3000元,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姐夫是博士,读书时间长,工龄短是一因素。这种差异已被同学当成了笑话,也许这种现象仅见于中国。

      再说一种令人担忧的现状。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多半是医学生,而每年医学生保研或报考研究生的志愿多半是临床专业,很少有人从事基础医学或预防医学等专业。究其原因:工资待遇是一主要原因。20年前,只有学习成绩特别优秀者才能留校从事高校的教师职业,而如今,一流的学生出国、去医院或报考公务员,根本不愿当教师。试想,一个国家当培养人才的人才是二流或三流水平的人,又如何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这种现象如果各级政府再不引起重视,而是一味地以高薪从国外引进人才,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怪圈,即人才(一流)出国/去医院/公务员, 而二流或三流去高校,以后多年从国外高薪引进人才(国外的二流或三流)。

      目前基础医学教师新的人才断层已经显现。现如今,正宗医学专业的学生(博士)不愿留校做教师,倒是农业专业、生物专业等学校的学生来医学高校从事医学教育。试想:这种医学根本不懂的教师又如何教好医学生?有人可能要说,你们可以不要嘛!但师资缺乏,现有的教师逐渐年老,长期带病工作又怎能坚持?此外,现在学校晋升职称要的是SCI论文和科研项目,是否能上好课或懂不懂医?谁也不管(不懂医照样当教授、博导)。有的高校的教授连一门专业课都不能胜任(这种人并非少数)。反正上课都有多媒体,照本宣科即可,甚至有的教授根本不去给本科生上一节课。原因之一是科研好什么都有(职称、奖励和荣誉等),而教学好,付出多,得到的与科研相比,待遇相差甚远。现在,就高校教师的薪水而言,一个教授(博导)每月工资仅有7千元左右,年青的教师(博士)只有四千元左右。由于工资低,愿意做教师的人就少,那么能选择的人就少,因而一些本不具备高校教师素质或知识结构的人,在你无法选择时就引进或留下做了师资。长期以往,我们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基础医学教育,包括其他专业的高校教育事业的未来真是不可想象。为此,笔者再次向省领导呼吁:尽早提高高校教师待遇,全方位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同时也为将优秀学者留为高校师资,防止新的师资断层等提供条件和支撑。

      高校的职能是培养人才,不搞好高等教育教学,怎能对得起祖国的现在与未来?我想,这些问题均值得我们共同去深思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