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光(2013)——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管理的建议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3-12-30浏览次数:201

    尽管近年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有规章有制度,但是,从现场调查看,许多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消毒供应室大部分达不到国家标准,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对消毒供应不了解,领导不重视。大部分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员对使用的卫生材料、医用设备等的消毒供应管理制度不了解,对院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领导也不重视,医院院感事件时有发生。

    2、基层医疗机构院感管理的组织与制度不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均无专人管理,医务人员很少进行院感防控相关知识培训,消毒隔离措施不规范。医务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淡漠,知识贫乏,不能适应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

    3、消毒供应室硬件设施不达标。房屋面积不够,区域划分不清,清洗消毒等设施设备条件极其简陋,压力蒸汽灭菌器配置不足。清洗各种管腔类、结构复杂、污染程度严重的高压水枪、超声清洗机等基本设备没有配备或者配备不到位。个别医疗机构甚至将消毒供应室设置在地下室、食堂边,垃圾房旁。

    4、操作不规范。一是人流、物流交叉;二是很多机构没有采取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三是消毒隔离不严格;四是器械保管混乱,清洁器械与污染器械混放等。消毒质量低下。

    5、监管不到位。由于基层卫生机构数量多,对消毒供应室的监管面广量大,大多数地方对灭菌器的物理监测、无菌物品的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均未开展,一些卫生机构无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资料,不能在使用医用材料、器材、设备设施过程中保障病人安全。

    6、一个机构一摊人马,一套消毒供应室。消毒供应室人员负责,设施齐备,管理到位,工作就做得好些,消毒供应工作就好。反之,工作马虎,甚至不负责任,消毒供应就差。人为因素影响大,相关管理政策在基础落实不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供应现状令人担忧,该项工作不做好,会增加院感的发生,病人的医疗安全缺乏保障。因此,我们建议:建立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统一管理,保障消毒供应质量。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县(区)卫生局应打破消毒供应各自为政,选取实力强、供应能力强的消毒供应中心。明确卫生行政部门、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的各自职责,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县(区)卫生局负责全市医疗用品集中管理的协调工作,组织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与医疗机构进行交流。

    2、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基层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院内感染控制意识。采取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短训班、现场会等形式对医疗机构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及有关科室负责人进行分层、分批培训,并组织实地考察。

    3、成立核算小组,科学测算消毒供应产品价格。成立以县(区)卫生局牵头,县(区)人民医院及基层医院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成本核算小组,对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进行全面成本测算。制定各项服务产品的价格草案,组织各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价格听证,形成统一价格,努力做到相对公平、公正。

    4、做好各基层医院器械物品的回收处置。成立器械验收小组,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有关医院的原有器械在卫生局主持下,经消毒供应中心和医院双方按《江苏省消毒供应中心知识问答》器械检查标准进行界定,决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并确定回收的价格。今后各乡镇卫生院不再添置器械、敷料等物品。消毒供应中心根据各医院工作量的大小配备相应基数以供周转。

    5、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责任。由消毒供应中心与各家医疗机构签订协议书:中心提供的消毒物品因未达消毒灭菌标准,造成感染等后果要承担相应责任;各使用单位对已消毒、灭菌的物品因存放使用不当,造成感染等后果的承担相应责任;发现“指示卡”未达到标准要求,可退回重新消毒灭菌。消毒供应中心按照价格和双方确认的消毒数量每月收取消毒费用,使用单位应按时支付消毒费用。

    6、细化具体运行流程。消毒供应中心根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机构所处位置实行分区分时下收下送,每天一次。

    7、强化质量管理和督查考核。消毒供应中心进一步细化内部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强化人员培训,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工作考核。卫生主管部门每年定期组织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专项检查,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作为年度医疗质量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重点部门的感染控制工作质量进行督查评价,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在知识更新、技术操作、管理水平上予以帮助指导。

    总之,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将全市各医疗机构的重复使用消毒物品和一次性物品均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消毒供应质量得到保证。同时便于主管部门的管理、监测,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基层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开支,可以大大减少设施设备的投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本提案根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卫生部卫XI项目 江苏省溧阳市项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