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简报:在风险中坚韧前行在高峰处不忘初心 ——走近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教授王学浩

发布者:dbadmin2019发布时间:2019-09-23浏览次数:1561

他是中国大陆活体肝移植领域的开拓者,也是国际上较早开展活体肝移植的学者之一。他引领的肝脏外科现已成为国内活体肝移植的培训和研究基地。面对每年几十万晚期肝病病人求生的目光,他说:“要想走在世界医学发展的前沿阵地,必须要有敢冒风险、敢担责任的勇气。”他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外科学教授王学浩。

1965年工作以来,王学浩一直奋战在临床和教学一线,诊治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培养了众多医学领军人才,先后荣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白求恩式卫生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选择肝移植,就意味着与风险同行”

“活体肝移植技术就是将健康人的肝脏切除一部分,移植到患者身上。”王学浩介绍。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活体肝移植是一种高风险、高科技、高难度的技术。手术时,所取的部分肝脏的胆管、血管特别是肝动脉非常细,需在显微镜下做吻合,同时手术中并发症多,动脉容易发生栓塞,技术难度非常大。手术关系着两条生命,必须绝对保证供肝人的安全,对于受肝者来说,如果移植不成则必死无疑。

1986年,完成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修后,王学浩谢绝导师的再三挽留,回到了母校南京医科大学的第一附属医院,致力于肝脏外科基础和临床研究。

回忆第一例手术时,王学浩表示当时做抉择异常艰难。有人曾担心质疑:万一病人没救活,供肝的健康人又出危险,救命不成反伤人,这个责任谁来负?“如果没有人去直面风险和挑战,中国内地的活体肝移植技术永远发展不起来,数十万晚期肝病患者只能在绝望中等待死亡。”巨大的风险并没有挡住他冲向肝移植技术高峰的雄心。

他坦言当时承受的心理压力极大,从研究开始的第一天起就经常失眠,或是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他曾对学生说:“如果哪一天,我因为做活体肝移植发生了纠纷而坐牢,你们能记得给我送饭就行了。”

首例活体肝移植手术后,病人存活了2个月,虽然比美国首例同类手术存活24小时进步很多,但没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王学浩身上的压力没有完全解除。他几天几夜不回家,一上台就从白天干到深夜,手术后带领大家72小时守候在病人身边,几乎都没有正常吃过一顿饭。

因为很多病人患有肝炎,所以医生随时有被感染的危险,手术台上又常有手被针戳破的情况。“根本顾不上这些,无法避让,也不能避让。”王学浩坦言,选择了肝移植,就意味着与风险同行。

“外国人能做,我们一样能做”

从儿童活体肝移植到成人活体肝移植,再到急诊活体肝移植,再到亲体肝移植治疗威尔逊氏病,王学浩带领他的团队,在质疑声中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创造了移植领域一个又一个奇迹。

1995年,王学浩成功实施中国大陆首例活体肝移植;2001年1月,为肝豆状核变性患儿实施移植术成功,成为中国大陆首次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完成的亲体肝移植;同年,首创供、受体肝静脉及腔静脉扩大联合成型吻合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亲体肝移植物流出道易扭曲、梗阻的难题;2002年2月,成功为一例急性肝功能衰竭伴IV期肝性脑病患者实施中国内地首例急诊成人间右叶供肝活体肝移植;2005年,我国首例急诊劈离式肝移植,将一块供肝劈成650克、350克的两半后,分别植入一名39岁男子和一名13岁儿童的体内,实现“一肝两用”。

“外国人能做,我们一样能做!”王学浩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50多年的临床生涯中,他诊治了数万患者,他的活体肝移植技术也让很多人获得了新生。钱华是王学浩的患者,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换肝后结婚生子的人。手术之后,他把王学浩当作了自己的亲人。2003年,王学浩为生命垂危的南京大学的中科院院士游教授做急诊肝移植手术,使老院士重返工作岗位,至今健在。

此外,王学浩还率先在中国大陆建立活体肝移植技术规范化体系,完成活体肝移植领域多项开拓性工作,将活体肝移植技术向全国20余个省市推广,为活体肝脏移植在我国深入发展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他还解决了诸多肝脏外科领域的疑难病症,并开创了我国肝癌早期定位和定性诊断,为肝癌的介入治疗奠定了基础。

对于今天的成就,王学浩教授总结道:“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对于看准的事,我非常执着。”

“只要他在,我们就定心”

在患者心目中,王学浩是医术高明、令人信赖的好大夫。在学生心中,他是学界先锋、医者楷模,是以身作则的好老师。

国际著名肝癌研究专家,肿瘤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曾评价:南医大一附院的肝移植中心具有三个“最”:“最有可能”在国际肝移植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其活体肝移植成就“最能带动”中国器官移植的发展;王学浩教授为首的活体肝移植班子“最能体现”三个“最”——国内活体肝移植做得最早,手术例数最多,手术质量也是最好。

高度评价的背后是王学浩和整个团队的艰辛付出:实验室里无数个日日夜夜,决定和生命拼赌时承受的巨大压力,手术台上的连续作战,术后随时应急的备战状态,十几二十天守在患者身边的执着……

虽然辛苦,但大家却总是说:“不管什么手术,只要王主任在,我们就定心。”肝移植中心有一条“不公平”的制度——“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即所有的肝移植手术,只要王学浩在场,不管他是否亲自上台手术,医疗责任都由他扛。事实上,几乎每一个稍有难度的手术,王学浩都会在现场。而事实上,几乎每一个稍有难度的手术,王学浩都会出现在现场。“放心大胆地去做,有我呢!”

王学浩先后培养了“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人才,成为他在活体肝移植领域的得力助手和技术骨干。他的人格魅力影响着科室的每一个人,大家不约而同地转述着王学浩的信念:“我们肩上扛的不仅是一个个生命、一个个家庭,更是中国肝移植特别是活体肝移植事业。”如今,王学浩依然坚守在手术台上,和大家一起攻克“肝病难题”是他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