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起展(2010)——合理布局,加快新城区的城市功能建设
发布时间: 2010-04-21 浏览次数: 194 文章作者:

市委市政府做出将用三年时间,投入1200亿,全面实施我市城市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实现市容环境、城市品质、人居质量三个提升的重大决策之后,在“一城三区”的空间布局,完善新区基础设施,加强主城区与新区之间的有机联系方面,采取了多项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使新城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长,我市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由于布局不完善,从而使我市的城市在大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利于城市发展的问题。

一、布局和发展不合理而产生的主要问题

1、老城区交通越来越拥堵:由于老城如新街口、湖南路和鼓楼等商业区越做越大,商家越来越多,而且优质教育资源和卫生资源也多集中在老城区;而新区和边缘区由于商业功能不完善,优质教育和卫生资源少,从而使新区居民上学难、看病难,甚至连购物等日常生活等都不方便。这样必然会形成“聚集效应”,即新区居民除了工作要向市中心跑以后,上好学校、看病、甚至连购物都要向老城区跑,再加上长江的自然阻隔效应,必将导致老城区的交通更加拥挤。

2、不利于新区城市功能的提升:由于“聚集效应”的存在,致使新区居民在当地购物的人数更少,商家的经济效应就会降低,致使商家不愿意在新区布点,从而形成这一恶性循环,不利于新城区服务业的发展。

3、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生活在老城区和新城区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方便程度越来越大,必将导致老城区和新区房价的价差越拉越大,从而一方面促使老城区房价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则使新区和边缘区空置和闲置房比例较大。

4、新区的居民工作和生活不便:由于新区服务业不发达,优质教育和卫生资源少,从而使已居住在新区的居民工作、上学和看病,甚至购物都要往市中心跑,既耽误时间,又增加交通费用。

为解决以上问题,建议市委和市政府在“一城三区”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按照“多中心分区式城市结构”发展思路,合理布局,提升新区的城市功能。例如如果江北居民能在江北本地购物、上学和看病,甚至工作,只是偶然来新街口参观参观,那过江的交通还会像现在这么堵吧,肯定会明显缓解,否则建多少桥都难以解决过江难的问题,因为真正解决交通拥堵的方法不是修路建桥,而是尽可能减少交通量。

二、几点具体建议

1、更加努力促成新区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建设:合理布局老城区和新城区商业网点和文化网点,除在加快河西新城、仙林大学城商业功能建设以外,应加快江宁,特别是江北地区如浦口和六合等地区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建设,从而使这些地区的居民购物、休闲等日常生活不需要往老城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跑。

2、加快新城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除了加快老城区和河西新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应在江宁、西霞、江北等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真正集居住、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现代化服务产业链形成,从而一方面可以增加这些地区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减少到老城区上班的人数,既减轻了交通压力,又可以方便市民、而且还提升新区品质、活力和经济效益。

3、增加新区的优质教育和卫生资源建设:随着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学校和医院也正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之中,但优质教育和卫生资源少,应更多地增加新区优质教育和卫生资源的建设,使新区居民不需要到老城区来上学和看病。

总之,通过合理布局,加快新城区的城市功能建设,是一举多利的措施,即既可以明显减少老城区的交通拥堵压力,又可以更方便新区居民生活,而且还可以促进新区的发展和建设,从而整体提升南京市的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