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12—72 期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50

 

信 息 报 送

 

2012年第72

 

报送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签发人:沈瑞林

 

教育部简报专题报道南医大学生家长观察员活动

 

2008年教育部简报第537期以《南京医科大学着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题对我校校园文化、学生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等进行专题报道之后,近日教育部简报第1007期以《南京医科大学建立学生家长观察员制度 构建“家校联动”校园》为题对我校学生家长观察员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全文如下:

  南京医科大学建立以家长观察员制度为主的一系列“家校联动”育人机制,努力促进家庭与学校育人合力的形成。2003年以来,已有49批近600位家长观察员进驻学校,围绕学校教学、后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建设等方面提出累计1800多条意见和建议。

  创新形式,搭建“家校联动”平台。学校实施家长观察员制度,每月邀请十多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学生家长来校,亲身体验学生的学习、生活,住在学生公寓、吃在学生食堂,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学生、随堂听课等方式了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教学工作、安全保卫以及后勤保障等各方面情况,并填写《家长观察员反馈意见表》。对于来自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学生家长,学校报销车费并给予误工补贴。

  拓宽渠道,丰富“家校联动”载体。学校召开家长观察员反馈座谈会,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和辅导员参会,介绍学校情况和学生培养举措,让家长全方位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实施家长热线联系制度,辅导员向每位学生家长公布联系方式,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向家长通报学生学习成绩和在校情况,保持学校与家长的紧密联系。每逢传统佳节,学校邀请家长来校参加“亲情互动”晚会、大型广场歌会、校园读书月等主题活动,拓展学校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交流的空间。

  挖掘资源,丰富“家校联动”内涵。学校不断拓宽思路,抓住学生家长这一宝贵教育资源,结合家长的知识背景、职业经历以及自身成长历程,邀请学生家长开展《对医疗体制改革的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城市环境报告》、《和谐社会建设》、《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医生》等近60场专题报告会,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家长观察员制度受到家长、学生的欢迎和肯定,也让辅导员感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期望,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一临床医学院一位学生家长在给学校的反馈信中写到:“我们以家长观察员的身份来到学校,全方位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面对面与学校商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这种互动模式非常好。促使我们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更加和谐,更加融洽。”基础医学院水一方同学谈到:“我父亲成为学校的一名家长观察员以来,热情极高,经常与我谈论学校里的新情况、新变化。父亲的这个新角色,在我们之间另辟了一条沟通纽带,共同分享成长的旅程,让他用不同的视角见证我的成长也带给他自己一份新的收获和感悟。”工作多年的辅导员赵宝老师说:“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我们了解到家长的实际想法,能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共同加强对孩子的培养。同时,家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的肯定,也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受到了鞭策,激励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