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息 报 送
2013年第112期
报送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签发人:沈瑞林
2011年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党委
“普及急救技能,服务社会大众”
在全校上下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之际,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党委紧紧抓住建党90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自今年4月—11月,精心策划、组织了6场“普及急救技能,服务社会大众”主题党日活动,先后走进警营、企业、学校、医院、军训部队和乡镇,为公安干警、一线工人、在校学生、部队官兵、医护人员和乡镇卫生人员等1200多人进行了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发放自编《现场心肺复苏手册》500多份。该活动覆盖了学院所有的党支部,除在外进修、实习的党员外,每个党员都至少参加了一次活动。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党员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形成了师生党员同创先共争优的良好局面。
一、精心策划,突出学院特色
今年根据学校党委创先争优活动“建全机制,全面争创”的阶段要求,我院党委在年初计划全年工作时,认真把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形成了“两个服务”的共识:即加强内涵建设,服务学院发展和突出学院特色,服务社会大众。作为一所医科院校,加强内涵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就是要发挥高校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色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灾害频发,给社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重创和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及早开展现场抢救、可以为入院后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并提高抢救之后的生存质量,给伤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开展现场急救已经标准化、规范化,并从医务人员的专业领域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在我国,由于现场急救的培训还没有形成规模和体系,大众对急救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往往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伤者因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现场救护,延误了抢救的时间。而我院是全国最早开展临床医学(急诊医学方向)本科教育的学院,拥有世界知名的急救与灾难医学领军人物王一镗教授所带领的师资团队,还有一批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的导师。王老这位84岁高龄的资深专家教授,也是热心社会公益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一直在倡导“三分提高、七分普及,三分业务、七分组织”的急救理念,致力于在全国建立急救网络,提高全民的自救和急救水平。一方面是社会的需要,一方面是学院的特色和医学院校的责任,也是创先争优活动服务社会的要求,为此,我委精心策划了“普及急救技能,服务社会大众”主题党日活动,旨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现场救护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施救方法,参与到此项有意义的工作中来。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我院所有的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都以此为主题开展了党日活动。
二、认真组织,师生党员同行
为了使“普及急救技能,服务社会大众”党日活动取得实效,我们召开支部书记会进行动员部署,要求各党支部书记首先参加由学院党委组织的首场活动,之后围绕这一主题积极申报本支部的活动计划。会后,首先得到了急诊医学系党支部的老师和急诊医学专业学生党员积极响应,他们一方面做好院内的培训工作,一方面支持参与各支部的培训活动,保证了急救技能培训采用的是最新国际通用标准和规范。从4月-11月底,共开展了六场活动,每场活动都有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共同参与,大家在服务大众的同时深刻体会到自身的责任,在知识贡献社会的过程中展现人生的价值和风采。
4月28日下午,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在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举行。国际急诊医学联合会理事、国际人道救援医学学会理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身教授、康达学院急诊医学系主任王一镗教授、康达学院党委陈琳书记、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维稳办吴歧主任、康达学院各党支部书记和2007年级党支部急诊医学专业学生党员代表、秦淮分局公安干警、保安队员共1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启动仪式上,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领导对我院用知识服务社会的做法表示欢迎,强调公安人员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对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党委陈琳书记介绍了开展此次活动的出发点和活动安排,并介绍了我院急诊医学专业的办学情况。她说,现代大学不仅担负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项基本职能,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更好地用知识服务社会,向大众传播先进的文化和科学的理念。我院作为医科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发挥自身优势,宣传急救知识,普及急救技能,提高广大群众对现场急救重要性的认识。随后,知名急诊医学专家王一镗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为各位干警介绍了现场急救的重要性。他认为大学开展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急救技能的普及是实现“三分提高、七分普及,三分业务、七分组织”的急救理念、提高全民的自救和急救水平的重要途径。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导师、康达学院急诊医学系党支部吴昊、杨艳两位老师分别为现场的干警作了“现场心脏呼吸停止的抢救”讲座和现场急救的操作示范。随后,干警们分组在模拟人上进行了操作练习,我院急诊医学系师生对干警们的操作一一进行了指导,还发放自编《现场心肺复苏手册》100多份。
接下来,围绕“普及急救技能 服务社会大众”这一主题,我院各党支部的师生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先后走进了江苏晨林商贸公司、泰兴市人民医院、江宁高级中学、军训部队和我校扶贫点睢宁县等地开展了多场急救知识宣传和急救技能的普及活动。
5月14日,2006、2009年级党支部师生党员走进江苏晨林商贸有限公司,为60多名一线工人开展急救培训。杨艳老师带领急诊专业学生党员为工人们进行示范演练并发放《现场心肺复苏手册》60多份。
5月24日,教工第一党支部赶赴泰兴市人民医院,为200多名医生、护士和实习生开展急救培训,吴昊老师作了《现场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讲座,并进行急救操作示范。
5月25日,2008年级党支部师生党员走进江宁高级中学,急诊专业学生党员代表围绕逃生、自救和急救三方面内容分别为在座的高一、高二110多名师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用“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归纳了应对地震的逃生方法,并着重讲解了选择“生命三角”对摆脱地震危险的重要作用;以运动伤为例,从运动伤处理的五原则——保护、休息、冰敷、压迫、抬高展开叙述,同时辅以两位学生党员的现场实际操作,让高中生更容易掌握具体的自救方法;详细地讲解了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所开展的心肺复苏术,并在模拟人身上进行了实际的操作演示。互动环节中,接受培训的高中生纷纷走上台,在我院师生的指导下学习现场急救技能。
9月20日,我院2010、2011年级党支部利用军训间隙,在江宁校区田径场为承担新生军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73667部队的50多名官兵以及520多名新生进行了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急诊教研室杨艳老师和三名急诊医学专业的学生党员开展了急救知识的宣讲、创伤急救包扎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演示。很多官兵和新生在杨艳老师和三位小“老师”的指导下在心肺复苏模拟人身上进行了实际的操作练习。
11月24日,在康达学院党委陈琳书记的带领下赴我校对口扶贫点睢宁县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活动,王一镗教授及他所带领的我院急诊医学团队也一同前往,为睢宁县卫生系统副科级以上干部及全县各卫生院院长、护士长等120余人开展了急救培训。我校机关党委书记、组织部徐霞副部长出席活动并讲话,省委驻睢宁县扶贫工作队副队长、睢宁县副县长石健峰对我院用知识服务城乡百姓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王一镗教授向睢宁县卫生局捐献了自己所著的《灾难医学》20本;学院向睢宁县卫生局捐献了教学教材150册,以方便睢宁县乡镇一线的医护人员平时的业务学习与提高。王一镗教授做了一场题为《现代救护概念》的学术报告,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向各位医务管理人员介绍了现场急救的重要性。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导师、康达学院急诊医学系彭永德教授和杨艳两位老师分别为现场的干警作了“现场心脏呼吸停止的抢救”讲座和现场急救的操作示范。
三、总结提高,使活动常态化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院以“普及急救技能,服务社会大众”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这是我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一项新举措、新抓手,也是我院服务社会的新载体。通过此次活动的组织,我院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提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师生党员用知识服务社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老党员的榜样作用进一步突显,师生党员同创先共争优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形成。此外,活动的开展也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同时也受到城乡群众的欢迎,六场培训活动分别走进警营、企业、学校、医院、部队和乡镇,为1200多人进行了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发放自编《现场心肺复苏手册》500多份,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电视台直播南京、扬子晚报、江宁广播电视台、《声屏瞭望》等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明年将要召开党的十八大,创先争优活动也要进行总结、进一步形成长效机制。我委也将把此项党日活动作为品牌活动继续开展下去,成为我院一项常态化的服务社会活动,不断向社会大众宣传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学院党委计划在南京青奥会前,为鼓楼区、建邺区的相关社区各培训1-2名急救员,继续发挥我院专业优势,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以实际行动将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以更加出色的成绩迎接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