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十载,秉持立德树人之心,教书育人硕果累累;科研不辍,创新探索服务临床;病榻两年,与癌抗争自强不息;酷爱音乐,自创系列公益科普歌曲……对学生,不忘教书育人之职;对医学,执着追逐在科研前沿;对社会,秉持乐于奉献之情;对生活,永怀感恩之心。这就是秦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PBL导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书育人,做学生的引路人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南医大校长奖学金获得者、南医大十佳学术之星、面试直博资格……在南医大一附院泌尿外科实习、读研的同学们获得的荣誉和成绩,令人目不暇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交集--都是秦超的学生或师弟。在秦超的心中,医学是神圣的,救死扶伤是医者的天职,在自己的追梦路上,他也担当着后来者的引路人。
以99.99分刷新南医大历届保研成绩记录的学生张传杰说,秦超是把他带上泌尿外科的引路人,面对转专业的一脸茫然,秦超帮助张传杰制定详细学习规划,带领他进入泌尿外科专业领域。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秦超一直坚信自己不仅是在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是在和学生一起成长。
“要带着学生一起创新,老师就是引路人。”秦超带领本科生完成了三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重点项目,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2016年南京医科大学暑期基础科研训练中指导学生获得了“优秀科研设计奖”;指导学生IMed团队在2017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中夺得竞赛高校组唯一特等奖和“黑科技”奖。
秦超2006年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泌尿科工作,他深知从学生到医生转变过程中要经历的一切,在工作之余,秦超想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价值观都传递给学生。
学生说:“秦老师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关于做事,他常说做事不论简单与否都要尽力做好。”对待教学工作,他更是一丝不苟,用于尝试。作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批接受培训的PBL导师,秦超赴武汉、北京完成了iSIM模拟医学教育的初级、进阶、高阶培训。每年对大一大二年级学生进行PBL授课,并与外总教研室同事联合设计了外总模拟医学课程,在长学制学生的外总实践课中开始授课。除不断地学习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外,秦超充分发挥自己爱钻研的特点,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汇总成课题带着学生深入研究。目前,有关其PBL教学的前期研究成果成功申报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一项(主持),南京医科大学教育研究课题面上项目一项(主持)。
看着学生一个个奔赴在自己喜爱的岗位,秦超倍感欣慰。“教书育人,不仅仅是教育学生怎么学知识,更要教学生确立正确的方向和坚持梦想勇往直前。”
科研的目的,还是治病救人
“解决实际问题、对临床有帮助”这是秦超从事科研的目标,也是他从教生涯中灌输给学生的理念,“医学生不同于其他行业,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治病救人,不能让理论躺在书本上,让学会从课堂中走出来。”
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国家专利两项、南医大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一等奖,2013年项目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这些与秦超息息相关的荣誉,是他和学生科研创新的写照,更是他寓教于“科研”的硕果。
在秦超自己的学习工作经过中,科研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他经常对学生说:“临床科研都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
“秦超为我们科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注入了营养液。”同事经常这样评价不断追逐科研创新的秦超。
在教学中,秦超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更看重学生的创新等综合能力,这也是他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方面。在已完成的南京医科大学教育研究课题青年项目中,他对于本科生、研究生不同阶段的科研培训进行了很好的规划,倾力去帮助、提高他们的各种科研能力,如英语文献的检索和阅读能力、统计方法的正确选择及软件的使用能力、细胞和动物实验的能力、论文写作的能力等。
“秦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不是强迫灌输,而是言传身教,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科研的重要性,更看到了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学生说,“他经常强调,做研究不要拘泥于所谓的指南与标准,找到合适的点,敢于尝试和创新。”秦超多次被评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他用自己的行动在教学生如何做一个“科研人”。
他还特别强调团队的力量,有效组织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同学组成团队进行技术攻坚,改良了外总训练的教具,成功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二项,并有获得多项新型实用专利,获得了高校组教学成果特等奖。带领硕士生发表了泌尿男生殖系肿瘤的系列研究成果,作为团队成果的一部分获得了201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我怎么做医生,学生看在眼里
“我怎么对待自己的职业,怎么对待自己的患者,我的学生会看到的,所以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参照物,不能懈怠。”
开通“好大夫在线”7年多的时间,总访问量达到近360万人次,满意度100%。
“敬畏生命,问心无愧”这是秦超在“好大夫在线”上的简介,毕业12年,秦超从未忘记自己学医的初心,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
因为对医学事业的执着和珍惜,走上工作岗位的秦超,更加严谨踏实,虚心向前辈请教,认真对待实习的学弟学妹。临床上的他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一天门诊病人100多;最长的手术从上午8:30开到晚上11:30,全靠护士从口罩边塞几块巧克力到嘴里撑着;白天开刀晚上看文献、写论文。
即使工作再忙,秦超在求学的路上永不停歇,除了门诊、手术、查房之外,一有时间就埋头于学术研究,协助科室各位主任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常常凌晨二三点还在手术台上做急诊手术或是书桌上修改研究生的文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靠着那股拼劲,秦超渐渐成为单位新生代医生里的中坚力量。
从医生到患者:不放弃自己,不放下梦想
2011年,秦超发现自己患了鼻咽癌,角色发生了反转,两年多的时间,秦超脱下白大褂,穿上了病号服。手术、放疗、化疗,他经历了一个医生常常看在眼里却难以体会的磨难。期间,出于治疗需要,五十几天颗粒未进、滴水未沾,三十几次的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嘴里因放疗引发的溃疡无法愈合,疼痛使他几天几夜都无法入睡。
幸运的是,秦超并没有放弃自己,更没有放弃对自己不薄的生活,靠着顽强的毅力走出了病魔的阴霾,2013年重新回归了工作岗位。
回到工作岗位后的秦超,更加明白了疾病对于患者意味着什么,健康和生命有多么珍贵,在工作中更增加了一份温情。虽然工作节奏没有以前那样紧张了,但他依然将生活、工作的事情安排的满满的。临床上开展了科室里的三四种新手术,2012年,他获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上陆续发表了四十余篇SCI(一作、并列一作或通讯作者),教学上也是多点开花,2017年作为项目参与老师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没有什么是战胜不了的,只要心里还有希望,还有梦想。”秦超的希望和梦想就是再活“五百年”,还有太多的医学创新等着他去探索。
科普公益,“菠萝大哥”建起梦想清单
2012年,秦超在大病初愈时给自己列了份“梦想清单”:出一张音乐专辑;翻译一本书;开一场演唱会等等。
如今,他已经出版了两张原创专辑,翻译出版了一本作为孩子三岁生日礼物的英文小说,举办了多场演唱会。
在音乐创作的同时,秦超不忘医学知识的传播,以“菠萝大哥”的身份,自己作词作曲导演,并组织南医大的同学们拍摄了急救三部曲:《白金十分钟》、《海姆立克的拥抱》、《灾难来临》,在网络点击播放量达到2000余万次,并在多地红十字会急救技能培训中播放,加深群众对急救知识的印象,关键时刻开展自救互救。
他的这些言传身教使南医大的学生们坚定了自己的学业甚至是人生的方向,让他们明白:即使青春不再,但余烬犹温,就算病痛突袭,但梦想依旧。如果你还心存梦想,每个人其实也都可以列出并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清单。
学生喜欢的临床老师、泌尿外科医生、战胜病魔的患者、科普公益网红……身上的标签越多,前行的道路责任越大,“我要真诚地活着,家人、职业、患者、音乐,皆以真诚相待。”秦超说,通过自身经历,把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对患者的关怀,对社会的点滴付出传递给学生,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